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交大党史之——党在交大

发布日期:2008-11-21  编辑:  点击数:
 
早在
1925年,在国共合作革命大潮的激荡下,在五卅运动反帝热潮的锻炼中,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南洋大学党团支部创建了,这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学校之一。交大党组织在革命斗争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壮大革命队伍,党员队伍从建党初期时的8人,发展到解放前夕的198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的骨干力量。在上级党组织的具体领导下,交大党组织在极其艰苦曲折的斗争环境中,始终斗志昂扬,领导和组织了交大的学生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活跃在第二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交大也因此被誉为民主堡垒。建国以来,中共上海交大党组织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建设者和科技研究人员,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中共交大组织的建立

  (1925~1930年)

 

首任交大支部书记张永和(右)和支部成员陆定一同志在1980年代的合影

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党成立后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宣传和发展组织,马克思主义悄然进入交大(时名南洋大学)校园,给接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知识青年们带来了思想的指南。1922421,陈独秀来校作宗教问题的演讲,宣传唯物史观。沈雁冰、恽代英、郭沫若等先后来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反帝热潮的锻炼中,交通大学张永和(后改名张致中)、顾谷宜、陆定一等进步学生,投身革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都为建立交大党组织作了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

  1925年上半年,党在徐家汇地区成立了中共徐家汇支部,支部书记是交大临校东亚同文书院的梅电龙,支部成员7人,交大有顾谷宜1人,顾于当年6月毕业离校后张永和加入。因成员均来自同文书院和交大,徐家汇支部实际成为两校的联合支部。党组织的领导人是中共江浙区委书记罗亦农,团组织的领导人是贺昌。

  192510月,徐家汇地区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徐家汇支部扩建为独立支部,同文书院独立建成支部。同时,共青团徐家汇部委成立,张永和任部委书记。同年底,在中共上海区委和徐家汇独立支部的指导下,交大独立建成中国共产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张永和,成员具体人数不详,据现有资料显示至少有8人,他们是:张永和、陆定一、周赞明、费振东、竺延璋(祝百英)、陈育生、夏清琪(夏采曦)、周志初。成立于1925年底的交大中共支部是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也是中国高校最早成立的共产党组织之一。

  交大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交大学生参加了三一八惨案声援活动、与国民党右派论战、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从而使交大学生运动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党组织也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在1926年初张永和调离后,交大支部由周赞明接任支部书记,4月改派陈育生担任支部书记,支部有党员10人。到1927年初,交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展到五六十人。1927412,蒋介石发动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交大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学生20余人被开除出校,党组织遭到破环。19287月中共法南区委政理恢复了交大支部,何子佳、陈宝丰先后担任支部书记,1929年又遭到破坏,暂时停止了活动。

  二、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艰难发展

  (1931~1945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交大抗日会向民众散发的传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交大抗日会向民众散发的传单。

 20世纪20年代末,一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和进步知识分子,从各地汇聚上海,开展马克思主义新兴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宣传工作,出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新兴社会科学运动的氛围。受此影响,交大进步学生许邦和、乔魁贤等于1930年发起组织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小组,上级领导组织社联负责人王学文、彭康时常来交大小组指导工作,播撒革命理论的火种。1930年暑假,许邦和、乔魁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法南区委的指导下,交大党支部于19309月恢复,许邦和为支部书记,乔魁贤为组织干事,法南区委张干事负责宣传。党支部随即发展社研成员3人入党,组成5人支部。

  党支部恢复之后,组织活动比较活跃,积极完成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参加募捐救济罢工工人、对被捕者支援、革命纪念日示威游行、飞行集会、发传单、写标语等活动;在校内除了秘密发展成员和以读书社和社研为阵地开展宣传外,还直接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对第二国际领导人樊迪文的政治斗争。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支部书记许邦和、组织干事乔魁贤和社研小组成员袁轶群三人当选为抗日会委员,参与组织学生三次晋京请愿、包围上海市政府等爱国学生运动。党组织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在学生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得到上级党组织的多次肯定。上级党组织将学校附近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支部安排在交大支部下进行活动,组织上受交大支部领导。交大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支部成为徐家汇地区仅存的两个支部。到1932年,党支部共吸收学生及员工近20人入党,社研成员发展到20多人,经过革命斗争实践的锻炼,逐步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由于中央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加上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中共法南区委领导机关及其下属组织接连遭到破坏,基层支部和党员数量逐渐减少。到1933年,中央研究院支部转移到南京,徐家汇地区仅存一个交大支部。交大党支部骨干成员经常被抽调到法南区委任职,或者因参加过于暴露的活动遭到校方开除,因此交大支部成员变动频繁。8月,支部书记顾文卿调任法南区委书记,林得连接任支部书记,汪道涵任宣传干事。89月间,顾文卿陆续调林得连、汪道涵、文皙至法南区委任职,其中汪道涵任法南区反帝大同盟的党团书记。交大支部书记由校工党员冯柏根接任。交大支部在为上级组织输送一批干部之后,自身组织继续维持正常活动。1934年底前后,法南区委机关又遭到严重破坏而停止活动,徐家汇地区党的基层组织损失殆尽,交大支部也停止了活动。一些失去组织联系的党员仍然继续坚持斗争。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后,许锡缵、徐昌裕在校内成立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组织进步学生成立读书会,在学生中频繁活动,成为领导交大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交大搬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沪校),1940年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分校,太平洋战争之后转为总校(渝校)。期间,沪校、渝校先后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沪校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党组织斗争经验不断成熟,队伍不断增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9月、19399月党的上级组织先后派沈铮等党员2人、钦湘舟等学协会员6人考入交大,使交大有了党的力量与秘密外围组织。1940年夏2名学生被吸收入党,9月上级党组织又派2名党员考入交大,并成立了党小组,钦湘舟任组长。党小组贯彻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方针,创办南洋化工社南洋剧社等社团,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发展3人入党。至19429月,共有党员9人,经上海学委批准建立了党支部,仇启琴任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认真学习整风文献,组织救济失学义卖市场,打开了学生工作的局面。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交大沪校有党员25人,吴增亮为支部书记,为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渝校成立后,也有数名党员陆续考入,但未能成立党支部。开始,只有党员李嗣尧与组织有联系,还有一些因各种原因暂时失掉组织关系的党员,如周盼吾、袁嘉瑜、吴敢群,根据斗争形势,个人自觉地进行活动。1944年党的南方局青年组在学校建立据点,由熊庆生与党联系。抗战后期重庆民主气氛有所高涨,渝校党员、积极分子组建了一些进步社团,如今天社、创设、山茶社、知行社,把一些青年团结在周围,为复员上海后,交大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

  (1945~1949年)

交大师生庆解放迎接管

  抗战胜利后,交大沪校的党支部,属临时大学区委领导。交大渝校迁回上海,原属南方局(和它的延续南京局)青年组领导的据点,组织关系不变。在反甄审斗争中转来交大学习的原南京中央大学、雷士德工学院等学生党员15人,组织关系转入交大。19469月组建交大总支部,属国立大学区委领导,吴增亮任书记、沈讴任副书记,委员有俞宗瑞、朱爱菊、叶公毅,总支下设4个分支部和1个学生自治会党团。19475月,由南方局青年组领导的据点划归上海局领导,7月初一度组建独立支部,9月转入交大总支,总支委员会有俞宗瑞(书记)、朱爱菊、李国富、庄绪良、袁嘉瑜、姚欣茂。19485月初,总支委员会由庄绪良任书记,委员有唐恒治、钟垒、袁嘉瑜、陈楷。同年9月,总支委员会庄绪良任书记、陈启懋任副书记,委员有张仁旭、穆汉祥。1949年初,穆汉祥调到地区工作后,委员增补了吕甦、张仁昶、赵国士、严祖礽。党员数量比1945年时扩大了近7倍,到上海解放时有198(不包括历次撤退到解放区和输送到别的战线上去的党员100多人) ,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简称新青联”)会员达400多人(含党员200)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交大党组织根据当时党的总路线,始终遵循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白区工作方针,结合交大实际有理有节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与全国学生和各界人民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上海,接连不断地投入到爱国民主运动中。从反对甄审到争取和平,从护校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从救饥救寒到反美扶日,从真假和平辩论到迎接解放,取得一次次的胜利,称为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交大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成熟,其领导的学生运动恰如一股扑不灭的火焰,愈燃愈烈,被誉为民主堡垒。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因斗争形势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反内战争和平(从抗战胜利到19466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对原沦陷区实行劫收,对原沦陷区公立专科以上学校的学生实行甄审。为争取广大学生的读书权利,交大党组织在中共上海学委领导下,带领群众开展了反甄审斗争,并取得胜利。为争取和平民主,交大师生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加了迎接马歇尔公祭于再助学尊师、救灾反内战等一系列反内战争民主活动。这些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壮大了党的队伍。

  二、护校运动与五二运动(19466月到19476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并加紧镇压其统治区域的人民革命活动。上海地下党组织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最大限度地团结各阶层人民,坚决领导各阶层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反美反蒋斗争。中共交通大学党组织加强了组织建设和思想教育,提高了党的战斗力,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合法形式,发动广大学生群众参加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赢得了贾子干事件的胜利,开展了大规模的护校斗争,积极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三、反美扶日运动(19476月到19487月)。19476月,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阶段,敌我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下的青年爱国民主运动,对人民解放战争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成为第二条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交通大学党组织认真学习理论和党的指示,总结学生运动的斗争经验,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壮大革命力量,团结和领导广大学生群众,开展了救饥救寒运动、抗议九龙暴行、声援同济大学一二九事件等一系列斗争,交大成为上海学生开展反美扶日运动的主战场,被誉为民主堡垒

  四、迎接解放(19487月到19495月)。1948年秋,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决战阶段。蒋介石政府为挽救败局,颁布改革经济肃清匪谍安定后方等一系列法令,更加疯狂地镇压国统区的民主斗争。穆汉祥、史霄雯在解放前夕惨遭杀害。中共交大党组织在上级领导支持下,紧紧依靠群众,通过学生自治会改制、将工作重心从社团移到班级、发动宣传攻势、组建新青联、举办真假和平辩论会等措施和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组织和团结师生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制止敌人最后的大破坏。在发展壮大自身力量的同时,为保护学校和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迎接上海解放进行英勇的斗争。

  四、 探索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1949~1966年)

19603月,召开上海交大首届党代会。

  19495月上海解放,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历了53年的交通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交大党组织的任务从解放前领导组织学生运动转变为团结师生建设交大.解放初,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迅即接管交大,并使之为新社会服务。党总支发动师生配合搞好接管;结合动员青年学生参军、参干,参加抗美援朝、土改、镇反等政治运动,对广大师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组织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1951年底为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力量,中共中央华东局从华东局党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抽调100多名干部到交大工作,与学校原有党员汇合,积极筹建党委。1952223正式建立了中共交通大学委员会〈简称党委)。除19551月到19577月,根据华东高等学校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党委对学校工作起保证监督作用外,其他历届党委都对学校工作实行领导。1959731,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党组织也相应定名为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1952年党委领导开展了三反与思想改造运动,顺利完成下半年进行的大规模院系调整任务。尔后又开展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19561月,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传达、贯彻,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发表及双百方针的提出,极大地调动了我校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出现了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

  1956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及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

  19575月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我校错划为右派分子者达300多人。1958年初,开展整风补课插红旗、拔白旗运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又一次受到挫伤,其间虽经甄别,摘掉了大部分人的右派帽子,但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错划为右派和受到错误处理的知识分子才全部得到改正。

  在上述期间,从19554月到19597月交大党委认真执行国务院的三次决定,完成了相当部分力量迁往西安,交大分为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和分别建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任务。

  1958年到19665月期间党委根据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主要是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途径。1958年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党对教育领导的重要性,加强了高校中马列主义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在办学方针上实行两条腿走路,试办半工半读,成人高等教育。我校从1961年开始,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向军过渡,成为国防工业院校。在这过程中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对知识分子政策;树立高标准的办学目标;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优秀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立新学科,发展新技术方面跨上一个新台阶,学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国防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这段时间里,党委遵循党的指示,还多次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作风和组织整顿,以提高党的战斗力,并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基层组织,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

  在这阶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主要是高等教育事业在大跃进中发展过快,招生、专业设置过多,超过了学校实际的可能;在对待知识分子以及学术研究方面,有些做法违背了党的政策和教育规律,错误地批判了一些教授、学者,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削弱了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等。196210月,传达、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的倾向有发展。

  在这17年中上海交大的发展,虽有过曲折和失误,但成绩是主要的。

  五、 在文革浩劫中抗争

  (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的十年动乱中,上海交通大学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和损失。196661,《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红卫兵运动接着兴起,造反组织风起云涌。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口号中,红卫兵上街破四旧,揪斗牛鬼蛇神,冲击基层领导、党政机关、报社,学校党组织停止活动,停课闹革命19671月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简称四人帮”)头目张春桥、姚文元的操纵下,造反派夺了权。同时他们在权力分配中又互相争斗,使学校一片混乱。军、工宣队的进驻,对稳定局势起了一定作用,但也执行了的路线。

  在所谓清理阶级队伍中,由于张春桥等人的直接插手,使用卑劣手段,诬陷干部、教师,造成更为深重的灾难,全校教职工中被揪斗的就有1065人,占当时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有19位干部、教师等被迫害致死。学生中也有一批被揪斗,其中非正常死亡的3人。校系两级的领导、优秀干部及正副教授,教研室的办学骨干,几乎全部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叛徒特务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地主富农分子资产阶级分子以及现行反革命等,受迫害的干部、教师和职工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到极大的摧残。

  文革中高等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损失,停课长达7年之久,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面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交大广大干部、教师,不畏权势,采取各种方法与四人帮及其余党进行斗争,有些教授、学者身处逆境,仍然坚持科学研究,著书立说,搞实验室建设,协助工矿企业攻克了生产中的技术难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1976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上海交大师生率先行动表示坚决拥护,在全市引起了很大影响,体现了交大人爱憎分明、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风格,并立即进行了揭批四人帮与清查运动,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在发动群众大揭大议的基础上,经过内查外调,到197812月基本查清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交大15件大事和57人的问题,分别不同情况作了处理。

  粉碎四人帮后,交大人率先对19717四人帮制定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所谓两个估计提出质疑和进行批判,在实际工作中恢复和发扬了优良的办学传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上海交大师生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也走在前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走向社会宣传,对全市的讨论起了积极作用。

  六、 改革开放中勃发生机

  (1978至今)

1984216,邓小平同志在上海接见交大教师代表。

200412月,召开第八次党代会

2004714,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来校视察

 1978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校党委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领导交大人积极地对十年动乱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1986年冬出现过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学校发生过学潮,特别是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动乱,但由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及时制止了学潮和动乱,保持了学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为上海市的稳定赢得了时间。校党委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率先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1984216,邓小平亲切接见了上海交大的主要领导干部和教授、学生代表,对我校探索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满意。同年5年,上海交大的名字又出现在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全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典型予以肯定上海市委专门发文件介绍上海交大的管理改革经验,要求各级党组织学习他们的好经验推动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改革工作。从而使这所百年老校获得了率先探索高校管理改革的殊荣。尔后又不断深化改革,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以及实施与电力部联合办学等重大步骤,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2529,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改革与建设作了回顾总结。认为这10多年来是交大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概括起来:规模成倍扩大,水平显著提高,发展令人瞩目。从原来一度成为以造船为主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以理科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兼有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门类的,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举的综合性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之一。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上海交大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一方面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提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把调动起来的交大人的积极性,争取早日跻身国家211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围绕上水平,创一流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1994428,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正式签署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意见。从此交大由教委直属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同建设。上海更加大对学校支持。特别是在211工程建设的预审中,在1994年底到1995年初的一系列预审程序中,交大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凭借雄厚的实力,脱颖而出,与全国其他6所学校一起,率先跻身211工程学校的行列,一期建设就获得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的投入2.4亿元,对学校今后发展,特别是学科建设至关重要。

  1996年,交大迎来百年华诞,48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宾朋近2万人聚集上海体育馆,同庆交大百年的辉煌和荣耀。学校穿越历史烟云、饱经世事沧桑,经历了创业之艰辛、发展之坎坷、收获之丰硕,终于迎来世纪华诞。百年校庆是一次辉煌的盛典,既是对学校百年发展的总结,也是向社会展示交大办学成就的舞台,更是未来百年新的起点。

  19981月,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召开了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是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党委书记王宗光书记向大会作了《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确定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跨世纪奋斗目标,提出了从九五十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作出了三年有标志,五年大变样,十年创一流的战略部署。会议提出要实现一流目标必须采取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

  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275位,列席代表90位。23人当选党委委员,11人当选纪委委员。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9人,王宗光继续担任党委书记,陶爱珠、潘永华、陈龙三人任副书记;纪委选举王永华为纪委书记。

  第七次党代会后,学校党政领导最主要的精力就是争取进入985工程学校。“985工程是国家立足于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举措,是中国高等教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办学投入相对不足的景况始终未能根本改变。因此,争取列入985工程,意味着可以进入中国高教的第一方阵,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最终成为985工程建设第一批9所院校之一,被称为重中之重,从1999年到2001年教育部和上海市给交大分别投入6亿人民币,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

  2001年起,学校党委又开始为21世纪的发展寻找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空间,实现与民营企业紫江集团、闵行区政府合作,共建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园区包括研发基地、大学园区和浦江森林半岛3部分。其中大学园区部分除上海交大外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交大闵行校区在原有规模基础上向东、向北再新征土地2600多亩,形成近5000亩的大型校园,以超前的举措赢得空间发展的主动。经过几年的基本建设,2006年学校已完成办学重心向闵行转移。在一片崭新的沃土,构筑新的百年梦想。

  200412月,在我国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学校召开了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党委书记马德秀代表第七届委员会作题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王永华代表纪委作题为《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政治保证》的报告。会议代表通过分组讨论,审议并通过关于党委、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交叉集成战略、服务社会战略、加快闵行校区战略,力争到2010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共有294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选举党委委员27人,纪委委员11人。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13人,马德秀为党委书记,苏明、潘敏、郑成良为党委副书记;纪委选举潘国礼为纪委书记。

  在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后,学校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进行研究。综合性大学发展需要医学学科对其他学科的互相交融,医学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和辅助。因此交大与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既是交大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也是二医建设一流医学院的必然要求。两校之间较早就有医工科技合作,后经多方努力,2003年上海交大和上海二医大签署合作协议,上海二医大的部分学生在闵行上课,并在两校校门口都挂上对方的校牌,从而开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2005718,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上,组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大与上海二医的强强联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布局调整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上海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两校长期友好合作的结果,也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理性选择。

  当前,上海交大党委带领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为在21世纪初叶,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传真:021-34206218    电子信箱:zzb@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