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正文

《查医生援鄂日记》和“战地记者”故事分享——党委宣传部党支部开展“我们的援鄂故事”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0-05-06  编辑:  点击数: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系统的党员同志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贡献。429日下午,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举行“我们的援鄂故事”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赴武汉的“战地记者”、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宣传处宣传主管叶佳琪老师分享了她(他)们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故事。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党支部书记胡昊,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宣传处处长袁蕙芸,党委宣传部全体党员在会场参加活动。机关党支部部分党员、宣传委员,全校宣传干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通过ZOOM会议室参加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由胡昊主持。



   

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宣传处处长袁蕙芸介绍了仁济医院支援武汉和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战疫”的总体情况。仁济医院前后共有172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全部完成抗疫任务平安归来,是交大附属医院里派出医疗队员最多的一家医院。其中,写下《查医生援鄂日记》的查琼芳医生是在除夕夜赶赴武汉的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叶佳琪老师是第八批医疗队队员。



查琼芳医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驻守了67天,写下了67篇抗疫日记。她一字一句地记录下了在武汉亲身经历的人和故事。有着21年党龄的查琼芳医生表示,她只是仁济医院一名普通的呼吸科医生,在举国战疫之时,她选择挺身而出的原因是:“我是党员,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查琼芳医生介绍,写日记的初衷只是向单位报平安,后来发现日记可以给队友和自己带来精神激励,也可以让后方关心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放心,于是就坚持了下来。查琼芳医生分享了她除夕夜出发、到达武汉、在金银潭医院工作、在驻地生活到最后返沪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恐惧、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工作劳累到医疗队团结一心、各方关爱提供支援,越来越有战胜疫情的信心,在整个过程中,她自己也受到很大感动。査医生讲述了她的同事们,有67岁的老教授,也有90后的年轻人,他们全力以赴治病救人、坚守岗位绝不退缩让她动容。査医生还讲述了她们成功救治的病人给大家带来鼓舞,以及众多普通志愿者默默支持医疗队的感人故事。査医生说,她记录下这些人物的故事,是想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武汉,让大家去发现故事背后的真善美。查医生最后用一句话“我们可以平凡,但拒绝平庸。”来结束她的讲述,现场党员与她进行了互动交流。査医生的故事让现场的不少党员流下热泪。




查琼芳医生将她签名的《日记》作为礼物赠送给学校,党委宣传部支部学习委员郑茂老师代表支部接受她的赠书。党委宣传部精心准备了一幅手绘版查医生画像,送给她作纪念。胡昊向查医生赠送手绘画像。



“战地”记者叶佳琪分享了他在武汉的故事。在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里,叶佳琪身兼记者、人事、组织、医务以及物资协调等各项工作。在武汉期间,他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重症监护室内的照片,报道了雷神山医院“战地婚礼”。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对外发布新闻600余条,包括日常医疗、医患人文、队员日志、先进事迹等内容。叶佳琪讲述了在雷神山医院挖掘医疗队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经历。他说,他在几天之内认识了全部164名队员,每天在医院和饭堂等场所驻地观察,主动与队员们交流,掌握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他特别提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医疗队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了临时党组织的力量。医疗队临时党委选定了宣传委员和宣传干事,通过支部会议讨论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报道任务,大家分工合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叶佳琪的经历充分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宣传干部提出的四力(脑力、笔力、眼力、脚力)的要求。



  叶佳琪将自己在武汉一线拍摄的抗疫摄影及视频作品赠给“视觉交大”图片库重大题材库。宣传部特聘其为上海交大特约摄影师。新闻中心副主任李厚锐向叶佳琪颁发了作品收录证书和特约摄影师聘书。

与会党员被两位主讲嘉宾的故事深深打动。大家纷纷表示,两位嘉宾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同时,身为交大宣传人,能够参与策划、采写、创作、宣传与抗击疫情相关的优秀媒体作品,是共同的责任与光荣。

近期,党委宣传部党支部开展了“深入挖掘战疫中蕴藏的思政资源”主题党日活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李扬老师演示了声、图、字、像一体的“战疫”思政融媒体作品。围绕主题,与会党员作了进一步研讨交流。(作者:王冰煜 郑茂,摄影:梅秋武)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传真:021-34206218    电子信箱:zzb@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