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正文

【农生】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为农作贡献

发布日期:2014-03-13  编辑:  点击数:

 

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为农作贡献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

 

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立足实践,积极探索,创新性地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教授工作室”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基于我国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五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以转化高校农业科技成果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目的,联合各级地方政府农委和农技推广部门,共同建立的一种嵌入式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200611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浦东新区农委共同成立了第一家“教授工作室”,以浦东新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教授工作室提供运行经费,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选派优秀的教授驻点进行农业科技指导、咨询、培训和研究成果的转化、示范、推广。经过多年的科技对接和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引领;双向促进,项目带动;责任一体,分层运作”的运行机制和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如下图)。

目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与上海市闵行区、崇明县、奉贤恒隆公司,江苏如皋市、天兆公司,浙江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共建了8个教授工作室。

“教授工作室”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畅通了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渠道,把高校研发的农业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村。通过创建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创立工作制度,实现高校与政府、推广机构、农户的零距离对接,取得了高校与地方农业共发展的双赢效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1技术服务与咨询

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以科技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产业和产业科技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村为载体,将服务窗口下移与科技入户、教授入场工作结合,教授到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实施面对面的生产技术咨询和指导。仅浦东新区已开展了入户技术指导1478户次,田间课堂技术交流534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500多份,技术简讯800多份,通过“惠农通”短信服务平台编发技术短信5000余条。

2技术联合攻关

本着以解决实用生产技术为本的原则,每年通过对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情况进行调研,从中进行筛选和论证,选题进行实用技术联合攻关立项。仅浦东新区实施的各类科研项目就有20多项经费总额达1235万元,有效促进了浦东新区的农业生产。

3、新品种、技术示范推广

各教授工作室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推广技术成果30多项、新品种100余个,已推广50多万亩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现代农业技术与知识培训

依托于我校的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近三年已培训各类科技人员3万多人。

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浦东新区、崇明县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两区的教授工作室,完成了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功能定位、项目内容、建设标准、经营管理模式、基地推进计划等的制定,为高起点建设上海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

6、教学科研基地

以“教授工作室”为平台,在上海和外省市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一方面实现了高校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集成、熟化、示范和推广,另一方面加强了产学研、农科教的结合,培养了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农科高层次人才,2012年获得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

7、挂职锻炼

依托于各地的教授工作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推荐5位专业教师分别到上海和江苏的农委系统挂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农科“一体两翼”的一部分,始终坚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探索高等学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核心期刊发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室的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论文,在教育部网站发布《“教授工作室”为农业技术推广引入创新源头活水》,在解放日报专版刊登《都市现代农业的创新源与思想库》,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总结和宣传工作,使得“教授工作室”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参与农技推广的新模式正被广泛地接受。2013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申报的《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与应用》成果荣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林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推广合作奖。

上海浦东教授工作室揭牌
上海闵行教授工作室揭牌

上海崇明教授工作室揭牌

浙江石门湾教授工作站签约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传真:021-34206218    电子信箱:zzb@sjtu.edu.cn